2021-07-21 00:00:00
浏览:
在东北,有一种膝盖叫波棱盖儿,作为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波棱盖儿的结构和功能是人体关节中***复杂的,除了冬天打出溜滑时发生损伤以外,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在中老年人群中也是常见疾病,有数据报道50岁以上人群中,存在症状的膝关节骨关节病男性发病率35%,女性高达74%。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病需要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可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获得长期稳定。
适
应
症
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膝关节病变致顽固性疼痛,经各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
1.***手术指征:①55岁以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②类风湿性关节炎;③创伤性关节炎;④骨缺血坏死或肿瘤等病变所致的严重疼痛和(或)功能障碍。
2.相对手术指征:①膝关节不稳;②僵硬或畸形。
具体条件:①膝关节面有破坏的明确X线或CT影像改变。②关节功能明显受限,影响生活。③有中度到重度持续性疼痛,长期保守治疗得不到有效改善。④患者有迫切的需要及有长期康复的心理准备。
禁
忌
症
1.***禁忌证:①活动性感染;②屈肌功能障碍,不能主动屈膝;③无症状的膝关节强直;④神经性关节炎。
2.相对禁忌证:①既往股骨、胫骨有骨髓炎史;②膝关节明显血供不足;③病人有过高的生理或职业要求;④一般情况差,严重骨质疏松,过度肥胖。
术
后
护
理
1.术后应用抗生素7~10天,以防感染。
2.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患肢术后垫软枕抬高,保持中立位,避免腓肠肌和腓总神经过度受压。
3.固定好引流管,防止拉扯、扭曲、折叠引流管,防止脱落。
4.观察患肢肢端感觉活动情况,保持踝关节中立位,防止足下垂。
5.观察肢体有无肿胀,肢端皮肤、温度、颜色及感觉有无异常,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6.依据引流量情况,一般术后48小时拔除引流,2周拆除缝线,练习持拐走路。
康
复
训
练
术后当天:足跟部垫高,抬高患肢休息,避免压疮。
术后第1天: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的等长收缩练习。休息时抬高患肢。
术后第2~4天:持续被动活动练习,初次活动范围0°~45°,每天2次,每次1小时。并进行关节活动度练习。
术后第5~6天:开始平衡、协调性练习,下地站立练习。
术后第7天:练习扶双拐或步行器行走。
术后第2周:CPM屈伸逐步增加至0°~90°,争取术后2周内膝屈范围能达到90°。进行器械抗阻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的等张收缩肌力练习,功能自行车练习,酌情练习上下楼。
术后第3周:增加下蹲练习。
术后3~6周:以增强肌力为主,并继续关节活动度练习,同时继续提高步行能力,充分负重。
随着人均寿命的增加,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术后的康复成为患者预后的重要一环,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一个月成为康复的关键时间,在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同时,很多人总会不自主发出疑问:膝关节置换之后的关节还能和之前的一样吗?怎么保证膝关节正常活动度?患者什么时间进行负重训练比较合适呢?
为了帮助大家解决这些疑问,2022年1月14日晚20点,法罗适研学中心特邀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关节科郭建业老师给大家带来骨康一体化膝关节专题系列课程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课程,波棱盖换完还没结束,术后康复要跟上脚步,患者功能才能够恢复!
法智迈®依托上海交通大学第六人民医院张长青教授团队,根据下肢康复的特殊要求,结合人体工程学及数十年临床经验,经骨科专家,康复专家,康复治疗师密切合作倾心研发的智能康复设备,已获多项***专利。
智能感应,精准踩踏
双向反馈,科学负重
训练回顾,云数据传输
远程指导,个性化方案
精准指导患者,术后科学训练
缩短康复周期,实现***康复